期刊简介

               本刊为国内外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学术期刊,该杂志由第四军医大学主办,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及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反映我国及世界神经外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技术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神经外科学的学术交流。本刊主要涉及神经外科各类疾病的病因及病理、诊断与治疗方面,同时兼顾头颈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影像学等学科的内容。本杂志为国际标准大16开本,105g进口铜版纸印刷,栏目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论著摘要、经验交流、技术改进、短篇与个案、会议纪要、专题笔谈、讲座、综述、学术动态及教学园地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89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84/R

邮发代号: 52-26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268.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671-2897
  • 国内刊号:61-138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5年第1期文章
  • 复发性脑胶质瘤再手术并瘤腔内化疗临床研究

    我们1998年6月至2001年12月对19例幕上复发性胶质瘤患者进行再手术并通过Ommaya囊行瘤腔内局部化疗,此联合治疗效果较理想,报道如下.......

    作者:赵时雨;袁先厚;江普查;李志强;郭国炳 刊期: 2005- 01

  • 颅内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慢性脑积水治疗体会

    自发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80%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所引起[1].本病死亡率与致残率均较高,其预后影响因素主要为脑积水的出现、再出血、血管痉挛和继发性缺血的发生等.慢性脑积水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明显的神经功能损害,加速病情进展.由于此时脑积水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的发现和治疗十分困难,而导致患者预后不良[1,2].......

    作者:王业忠;刘祺;赵冬;李令建;许晖;戴晶 刊期: 2005- 01

  • 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生长因子与胶质瘤血管生成

    实体性肿瘤是血管依赖性的,肿瘤细胞需要新生血管带来氧和养料及带走代谢产物维持其较高的代谢率,如果肿瘤血管生成不能满足肿瘤生长的需要,肿瘤细胞会发生坏死或凋亡.肿瘤血管生成包括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细胞外基质溶解及募集周围细胞形成成熟血管,涉及多种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参与.......

    作者:李永利;杨立庄 刊期: 2005- 01

  • 颅内动脉瘤的家族性因素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出血死亡率约50%(包括入院前死亡),而幸存者中约1/3不能生活自理,且有再次出血的可能.尽管神经影像学、显微神经外科及血管内治疗的发展使其疗效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颅内动脉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仍占脑血管病死亡患者的22%~25%[1].目前,对它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仍不太了解,一般认为颅内动脉瘤的形成、生长与破裂是动脉管壁在长期血流应力作用下发生的退行性改变.......

    作者:顾宇翔;陈衔城 刊期: 2005- 01

  • 脑缺血半暗带区研究进展

    美国国立卫生院通过普查发现全球范围内脑中风引起的损失每年超过了450亿美元,在致死性疾病中排第三位,在北美、欧洲和亚洲是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在溶栓治疗过程中,确认缺血半暗带区和不可逆梗塞区对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1].脑缺血半暗带区的概念尚未统一.有的文献定义为:半暗带区是缺血但仍是可逆性脑组织修复区.......

    作者:董斌;罗其中;徐英辉 刊期: 2005- 01

  • 分泌型脑膜瘤合并自发性脑出血与脑疝1例

    患者,女,39岁,因产后40d,头痛2d、加重伴意识不清1d来院.查体:昏迷状态,双侧瞳孔不等大,左瞳直径2.5mm,光反应迟钝,右瞳直径5.5mm,光反应消失,颈项强直,双侧巴宾斯基征(+).头颅CT示右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颞叶占位、中线结构明显移位.......

    作者:许瑞雪;刘荣耀 刊期: 2005- 01

  • 星形母细胞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星形母细胞瘤(astroblastomas)是比较罕见的、有一定组织学特征的胶质瘤,其发病率仅占胶质瘤的0.45%~2.8%.由于该肿瘤同时具有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特征,在起源方面一直存有争议;由于发病率低,临床缺乏对该肿瘤的认识,在诊断方面也易与其它肿瘤混淆,导致治疗不当.......

    作者:张静;李青;张传山;朱晓慧;胡沛臻;马福成 刊期: 2005- 01

  • 锁孔技术治疗巨大型听神经瘤46例

    作者自1997年以来,在手术显微镜下经锁孔技术切除直径≥4.0cm的巨大型听神经瘤4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46例中男性22例,女性24例,年龄27~78岁,平均48.5岁.肿瘤位于左侧21例、右侧25例.病史10d~10年.首发症状以听力下降41例,头痛、头晕5例.术前听力完全丧失30例.术前行CT检查13例,MRI检查33例,其中有6例行以上两种检查.肿瘤直径4.0~......

    作者:薛洪利;于春泳;曲虹 刊期: 2005- 01

  •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carotidcavernousfistula,TCCF)是颅内常见的动静脉瘘,手术治疗难度很大.目前认为,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是TCCF治疗的首选方法.我院自1997年至今,采用血管内栓塞的方法治疗TCCF患者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我们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守权;王旭军;董克辛;丛培雨;李旭琴;熊文德;刘业俭 刊期: 2005- 01

  • 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

    目的总结以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技术要点、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46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全脑选择性血管造影术,应用GDC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术后早期处理出血并有效的对症治疗.结果成功栓塞46个动脉瘤,其中44例临床痊愈,2例死亡,死亡率4.3%.术中动脉瘤腔100%闭塞者41例,95%闭塞者3例,90%闭塞者2例.术中动脉瘤破......

    作者:宋锦宁;刘守勋;王茂德;谢昌厚;谢万福;鲍刚;张晓东 刊期: 200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