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国内外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学术期刊,该杂志由第四军医大学主办,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及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反映我国及世界神经外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技术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神经外科学的学术交流。本刊主要涉及神经外科各类疾病的病因及病理、诊断与治疗方面,同时兼顾头颈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影像学等学科的内容。本杂志为国际标准大16开本,105g进口铜版纸印刷,栏目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论著摘要、经验交流、技术改进、短篇与个案、会议纪要、专题笔谈、讲座、综述、学术动态及教学园地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89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84/R

邮发代号: 52-26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268.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671-2897
  • 国内刊号:61-138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5年第1期文章
  • 化脓性脑室炎易患因素及其干预策略

    化脓性脑室炎临床较为常见,发生率约为0.2%~1%,死亡率高达58%[1].作者收集1981年至2002年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刘胜;刘远新;王诚 刊期: 2005- 01

  • 外伤性闭合性颅内血肿的手术临界值

    手术临界值的外伤性闭合性颅内血肿是指CT显示幕上20~40ml,幕下约10ml的外伤性闭合性颅内血肿[1].此类患者由于血肿量恰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指征的临界点,往往使临床医师对于是否采取手术治疗犹豫不决,本文总结了我院2001年至2003年间收治的43例手术临界值的外伤性闭合性颅内血肿患者治疗情况,以探讨此类患者的手术指征及治疗方法.......

    作者:李东波;沈家安;雷霆;陈仕明;权天龙 刊期: 2005- 01

  • 弥漫性轴索损伤46例临床分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为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种类型,以意识障碍为临床特点,因其病情复杂,诊断及治疗棘手,目前尚缺乏明确的诊断手段和有效的治疗措施.我科自1999年7月至2003年7月收治DAI患者46例,现就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丁志斌;刘卫平;许刚柱 刊期: 2005- 01

  • 亚低温与盐酸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3年6月对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探讨亚低温与盐酸纳络酮联合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成武;敏胜德;窦洪元;拜锦星;刘常栋;王有秀 刊期: 2005- 01

  • S-100B蛋白测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自1965年Moor等首先在牛脑组织中发现S-100B蛋白并命名以来,随着其分子结构及生物学活性的阐明,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神经损伤临床研究热点之一[1~11].我们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对我院自2002年7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进行了测定并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郭红梅;郭兵;胡殿雷 刊期: 2005- 01

  • 胰岛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高血糖反应观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明显升高,脑损伤期间高血糖反应加重脑继发性损伤,影响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故血糖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判断的独立指标.目前对早期应用胰岛素控制患者的血糖能否改善预后,报道不一.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一组使用胰岛素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与不同时期未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另一组病例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海贵;张维涛;杜宏瑞;高永开 刊期: 2005- 01

  • 颅脑损伤后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和内皮素变化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害已越来越受到重视,造成继发性损害的因素很多,其中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在继发性损害中所起的作用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并存在很多争论.通过对63例颅脑损伤患者ET、NO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的测定,观察伤后ET、NO及NOS的变化情况,探讨该变化对外伤患者伤情判断的意义.......

    作者:王治民;张建生;丁永忠 刊期: 2005- 01

  • 104例小儿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小儿有不同于成人的颅腔解剖、生理病理、生理特点,故其颅脑损伤亦有其独特性.现将1997年至2003年我科收治的小儿颅脑损伤104例,总结经验并分析如下:......

    作者:朱新洪;李运元 刊期: 2005- 01

  • 颅后窝肿瘤切除术后并发无菌性脑膜炎

    我科2003年2月至2003年11月共收治儿童颅后窝肿瘤37例,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其中12例患儿术后并发无菌性脑膜炎,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辉;张剑宁 刊期: 2005- 01

  • 感染后脊髓空洞症的临床特征与治疗分析

    感染后脊髓空洞症(postinfectivesyringomyelia,PIS),继发于脊髓蛛网膜下腔感染,脊髓内形成管状空腔,表现为受累脊髓节段神经损害症状,以痛﹑温觉减退与消失而深感觉保留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兼有脊髓长束损害的运动障碍及神经营养障碍.本病的发病率虽不高,但目前治疗效果尚不够理想,致残率高.从1995年1月至2003年9月,我院共收治感染后脊髓空洞症7例,本文对此进行临床表现......

    作者:谭海斌;黄光富;冯海龙;廖晓灵 刊期: 200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