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国内外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学术期刊,该杂志由第四军医大学主办,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及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反映我国及世界神经外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技术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神经外科学的学术交流。本刊主要涉及神经外科各类疾病的病因及病理、诊断与治疗方面,同时兼顾头颈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影像学等学科的内容。本杂志为国际标准大16开本,105g进口铜版纸印刷,栏目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论著摘要、经验交流、技术改进、短篇与个案、会议纪要、专题笔谈、讲座、综述、学术动态及教学园地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89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84/R
邮发代号: 52-26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268.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671-2897
- 国内刊号:61-138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脑膜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对脑膜瘤及其周围组织的显示能力,评价其在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脑膜瘤患者32例,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图像送至AW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表面遮蔽法(SSD)后处理观察.结果重建图像显示瘤体充分强化,颅骨、血管、肿瘤三者立体关系显示清楚,主要的征象包括血管被肿瘤包绕,颅骨受侵犯,肿瘤周围组织移位等......
作者:王治民;徐香玖;陈天立;潘亚文;任海军;张新定 刊期: 2007- 05
-
脂质体介导的huIFN-β基因转染对胶质瘤细胞侵袭力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人β-干扰素(huIFN-β)基因脂质体pSV2IFN-β对人脑胶质瘤细胞体外侵袭力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含huIFN-β基因的脂质体体外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C44,用Western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蛋白表达.通过Boyden小室法检测SHG44转染前后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变化,同时采用明胶酶谱法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比活性......
作者:林伟;章翔;张剑宁;费舟;李侠;宋蕾;王西玲 刊期: 2007- 05
-
儿童髓母细胞瘤中C-Jun和C-Fos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C-Jun和C-Fos在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获随访的儿童髓母细胞瘤临床病理资料,男46例,女38例,年龄6~12岁,按术后生存期3、5、10年,分为A、B、C三组,每组病例数各为42例、27例和15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患儿肿瘤组织中C-Jun和C-Fos的表达.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cox回归模型作统计学处理.结果84例儿童......
作者:陈礼刚;张苓;李定君;刘洛同;明扬;董劲虎 刊期: 2007- 05
-
溴隐停影响泌乳素垂体腺瘤质地及肿瘤卒中的相关分析
目的分析溴隐停对泌乳素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及对肿瘤质地的影响和腺瘤卒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行手术切除的具有完整影像学、病理学和随访资料的垂体泌乳素腺瘤93例.并且按照术前是否服用过溴隐停分为两组:溴隐停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术中和术后病理发现溴隐停组的肿瘤体积缩小,组织质地较韧,纤维组织较多;对照组的肿瘤质地较稀软,纤维成分较少.两组......
作者:田春雷;李勇;韩林;舒凯;张华楸;徐钰;李龄;雷霆 刊期: 2007- 05
-
胶质瘤与锥体束交界区脑白质超微结构定点观察
目的观察胶质瘤瘤周脑白质神经纤维的超微结构,为研究神经纤维束功能保护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对8例功能区胶质瘤,术前行扩散张量成像(DTI),标记锥体束与肿瘤交界区的神经影像兴趣区,利用神经导航系统中扩散张量成像-纤维束示踪(DTI-FT)图像、脑穿刺留置着色明胶海绵矫正脑漂移技术、直接电刺激技术等,定点采集影像兴趣区标本,进行常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成功定点采集标本13块,术后患者运动功能均保持术前状......
作者:何黎民;李天栋;高寒;杨传红;韩立新;贾富仓;王伟民 刊期: 2007- 05
-
局部深低温停循环对大鼠血清NSE的作用
目的通过研究深低温停循环和顺行性灌注大鼠脑复苏对大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探讨深低温停循环和顺行性灌注对脑的治疗及保护效果.方法制造大鼠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9只);实验组(9只),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的NSE活性.结果实验组血清NSE活性在损伤后3、6、24h监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深低温停循环和顺行性灌注脑复苏技术通过降低NSE活性......
作者:李培栋 刊期: 2007- 05
-
神经导航在颅内病变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技术在颅内病变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颅内肿瘤和血管性病变患者,经术前MRI薄层扫描(1mm/层)或CT薄层扫描(1mm/层)检查,将影像数据输入Stryker导航系统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包括头皮、病灶、重要功能区及标志点),靶点设定,手术切口入路设计,精确定位微小病灶位置,术中神经导航引导下确定病灶位置及范围,以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病变,术后进行临床评估和影像学......
作者:谭国伟;王占祥;郭剑峰;陈四方;沈上杭;方耀春;姜月明;薛伟明;叶永造;朱宏伟;刘希尧;马永会 刊期: 2007- 05
-
放、化疗同步治疗高级别胶质瘤
目的比较单纯放疗与放疗加替莫唑胺(放疗同时和放疗后给药)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局控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对52例首次术后的间变性星形及胶质母细胞瘤随机分为接受单纯放疗(分次照射局部放疗,2Gy/d,5d/w,共持续6w,总剂量60Gy)、放疗加每天持续的替莫唑胺治疗(75mg/m2/d),7d/w,从放疗开始到放疗结束)以及6个周期的替莫唑胺辅助治疗(150~200mg/m2,治疗5d,每28d为......
作者:杨冬;王忠诚;邱晓光;江涛;张亚卓 刊期: 2007- 05
-
肿瘤血管抑制肽alphastatin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目的克隆获得编码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肿瘤血管抑制肽alphastatin基因.方法采用非对称引物/模板法,依据基因库提供的alphastati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alphastatin基因的引物/模板链,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从DNA中扩增出人肿瘤血管抑制肽alphastatin基因片段;将获得的基因片段插入质粒载体pGEM-TEasy中,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后挑选阳性克隆,利用限制性内切酶......
作者:郭世文;杨广笑;李涛;王东峰;廉民学;鲍刚 刊期: 2007- 05
-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6例临床分析
骨骼系统的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非肿瘤性质而又具有肿瘤某些征象的骨瘤样病变,以骨质破坏、组织细胞增生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我科自2000年1月至今共收治颅骨嗜酸性肉芽肿(skulleosinophilicgranuloma,SEG)6例.现将其临床特征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冯毅;刘斌;陈铮立;蔡学见 刊期: 2007- 05
动态资讯
- 1 硼中子俘获疗法的硼携带剂研究进展
- 2 诱生型血红素氧合酶mRNA、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在脑缺血中的表达
- 3 三维DSA在动脉瘤手术中的价值
- 4 N-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颅脑损伤后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 5 恶性垂体腺瘤颅内种植1例报告
- 6 大数据时代的医学研究生教育与实践
- 7 自发性脑出血术后的短程强化镇静治疗
- 8 脊柱原发性肿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 9 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后MRA随访
- 10 儿童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治进展
- 11 D-阿洛糖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血脑屏障影响
- 12 持续脑室外引流治疗脊膜膨出并发脑脊液漏
- 13 经乙状窦后入路对桥小脑角区的显露及损伤程度的评价
- 14 二次脑损伤
- 15 白藜芦醇对脑胶质瘤U87细胞及干细胞凋亡诱导作用
- 16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研究
- 17 微创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 18 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疫苗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19 脊髓神经鞘瘤3例报告
- 20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前瞻性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