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国内外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学术期刊,该杂志由第四军医大学主办,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及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反映我国及世界神经外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技术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神经外科学的学术交流。本刊主要涉及神经外科各类疾病的病因及病理、诊断与治疗方面,同时兼顾头颈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影像学等学科的内容。本杂志为国际标准大16开本,105g进口铜版纸印刷,栏目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论著摘要、经验交流、技术改进、短篇与个案、会议纪要、专题笔谈、讲座、综述、学术动态及教学园地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89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84/R
邮发代号: 52-26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268.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671-2897
- 国内刊号:61-138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听神经瘤手术内听道处理及面听神经保护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手术内听道内肿瘤的处理方法,并对显微解剖保留面神经的手术经验和技巧进行讨论,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面神经的保留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听神经瘤49例,术前行CT内耳道薄层扫描,术中行面神经功能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对听神经瘤内听道处理的手术技巧进行分析.结果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4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7.8%,出院时功能保留35例(H-B分级......
作者:陈凌;陈立华;凌锋;刘运生;张明宇;霍雷;徐立新;秦天森 刊期: 2006- 04
-
脑膜瘤全切除术后复发与其MRI影像学特征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高复发脑膜瘤的MRI影像学特征,以及MRI影像学特征与脑膜瘤病理分级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方法选取自1992年至2002年经我科诊治的有MRI资料的脑膜瘤病例(SimpsonⅠ级和Ⅱ级切除)77例,分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MRI影像学特征;并应用石蜡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及PCN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比较分析MRI特征与肿瘤复发及病理分级和......
作者:魏胜程;滕良珠;姚玉强;赵旭;崔有强 刊期: 2006- 04
-
RA和SHH体外联合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
目的研究体外使用全反式维甲酸(RA)和音猬因子(SHH)联合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转化为神经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从健康志愿者髂骨处抽取骨髓5ml,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到第三代后分别接种于A组(RA0.5μg/ml)、B组[SHH500ng/m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8(FGF-8)100ng/ml]和C组(RA0.5μg/ml+SHH500ng/ml+FGF-8100ng/ml)诱导液中......
作者:胡慧敏;罗卓荆;丁坦;胡学昱;禹晓东 刊期: 2006- 04
-
发育相关基因ndrg2在胎儿小脑发育早期的表达
目的为探索新基因ndrg2在胎儿小脑组织中表达分布的特点,进一步研究ndrg2功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引产4、5个月胎脑组织标本,分别进行组织石蜡切片和总RNA提取,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ndrg2在蛋白质及mRNA表达水平变化规律.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在上述胎儿小脑脑区神经元胞浆均有ndrg2蛋白不同程度的表达.RT-PCR结果显示,ndrg2mRN......
作者:侯双兴;邓艳春;王小木;段丽;刘新平;药立波;饶志仁 刊期: 2006- 04
-
脑挫裂伤患者脑脊液ApoE多态性与周围脑组织水肿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患者脑脊液载脂蛋白E基因(ApoE)多态性与周围脑组织水肿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36例脑挫裂伤患者ApoE基因型频率,根据CT片计算脑水肿指数,统计学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水肿指数与ApoE3呈负相关,而与ApoE4呈正相关,两者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脑挫裂伤患者脑脊液ApoE3和ApoE4与周围脑组织水肿具有相关性.结论脑挫裂伤患......
作者:吴启华;钟志光;刘安民;朱钦龙;陈平;罗坚 刊期: 2006- 04
-
海绵窦解剖学新概念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解剖学新概念,为海绵窦区手术提供详实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手术显微镜对经福尔马林固定、彩色乳胶灌注的国人成年尸颅21例进行手术观察、测量海绵窦区的硬膜关系、神经与血管走行及相邻结构的关系;利用组织化学技术对硬膜、神经及血管之间的关系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中颅窝鞍旁两层硬膜形成一个腔,即鞍旁硬膜间腔;在鞍旁硬膜间腔内,硬脑膜结缔组织包裹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Meckel腔、三叉......
作者:邵君飞;惠国桢;张岩松;常义;王海秋;姚建社;孙骏 刊期: 2006- 04
-
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共培养方法的建立
目的介绍改良的Banker共培养方法,并通过膜片钳、原子力显微镜检验神经元的生长状态.方法利用烙铁在培养皿底面滴入4个高度约为0.1mm的石蜡,以支持盖玻片建立共培养体系.当星形胶质细胞生长至底面积70%~80%后,将胰酶消化、分离的神经元接种在盖玻片上,4h后翻转盖玻片并移到含有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皿内,进行共培养,4~5d半量换液.膜片钳记录神经元动作电位和自发性突触后电位,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培养......
作者:刘利;林志国;沈红;车彦军;张帆;白云龙;龚冬梅;王景贺 刊期: 2006- 04
-
枕下远外侧经髁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目的为远外侧经髁手术入路提供基本的解剖标志和重要的解剖参数,以利于术中保护重要结构.方法选用颅骨干性标本15例及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20例(40侧)进行显微解剖测量.结果枕骨髁为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枕骨髁长径,左侧24.47±3.32(18.19~30.30)mm,右侧25.16±2.39(20.66~29.02)mm.枕骨大孔后缘中点至枕骨髁后缘距离,左侧27.66±2.45(23.00......
作者:熊剑;章翔;周晓平;纪荣明;岳志健;魏学忠 刊期: 2006- 04
-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时间窗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时间窗.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即生理盐水组)和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T1、T2、T4和T6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1h、2h、4h和6h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20mg/kg),每24h一次,共3次.采用右侧颈内动脉单丝尼龙线栓塞致大脑中动脉阻闭(MCAO)120min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再灌注后72h,评估神经功......
作者:朱萧玲;熊利泽;陈绍洋;王强;徐宁;曾毅 刊期: 2006- 04
-
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监护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ICP)的变化,探讨持续动态ICP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ICP监护组和常规治疗组,ICP监护组根据ICP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常规治疗组根据经验进行常规神经外科治疗.结果ICP监护组在脱水剂应用时间、剂量及并发症方面均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差异显著(P<0.01);预后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
作者:谢万福;汤建明;王茂德;姜海涛;陈伟 刊期: 2006- 04
动态资讯
- 1 脑岛及其相关结构的临床应用解剖研究进展
- 2 DEC1基因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稳转胶质瘤细胞系的建立
- 3 异位垂体腺瘤2例报告
- 4 额颞部数字化钛网颅骨成形术105例临床分析
- 5 重型脑外伤后早期颅骨成形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
- 6 大骨瓣减压术后两种颅骨缺损修补方式的比较
- 7 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疗效分析
- 8 下调Homer-1b/c基因对机械性损伤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
- 9 经蝶窦入路手术的应用和进展
- 10 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 11 侧脑室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 12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 13 开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14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脑性瘫痪
- 15 对比不同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 16 重视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基础研究
- 17 颌面部损伤合并颅脑伤56例护理体会
- 18 随机对照试验的评价
- 19 颅骨成形术126例临床分析
- 20 大脑后动脉第2段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