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国内外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学术期刊,该杂志由第四军医大学主办,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及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反映我国及世界神经外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技术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神经外科学的学术交流。本刊主要涉及神经外科各类疾病的病因及病理、诊断与治疗方面,同时兼顾头颈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影像学等学科的内容。本杂志为国际标准大16开本,105g进口铜版纸印刷,栏目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论著摘要、经验交流、技术改进、短篇与个案、会议纪要、专题笔谈、讲座、综述、学术动态及教学园地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89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84/R

邮发代号: 52-26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268.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671-2897
  • 国内刊号:61-138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5年第2期文章
  • 颅底肿瘤切除术后神经缺血综合征

    一、概述颅底肿瘤目前肯定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随着手术技巧不断提高、手术入路以及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在神经外科中几乎没有不能达到的部位.尽管如此,由于颅底分布着重要的血管和神经,颅底肿瘤特别是比较大的肿瘤往往包绕某些供血动脉、引流静脉,术后常常引起不同程度的缺血性改变,影响治疗效果.本文将目前认为与颅底肿瘤术后发生脑缺血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加以综述并分析总结所使用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张文凯;刘恩重 刊期: 2005- 02

  • 经Dolenc入路手术治疗海绵窦病变

    源于海绵窦的肿瘤病变并不多见,但源于海绵窦外的侵袭性垂体腺瘤、脑膜瘤等易经过颅底进入海绵窦,占颅内肿瘤的0.1%~0.2%[1].而海绵窦部位的血管病变主要为海绵窦颈内动脉(internalcarotidartery,ICA)瘤和ICA瘘.对于侵及海绵窦内、外,且引起神经、血管功能缺失,难以采用血管内治疗的病变,一般均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2].......

    作者:朱蔚林;黄勤 刊期: 2005- 02

  • 颅内肿瘤术后水、钠平衡紊乱研究进展

    水、钠平衡紊乱是颅内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59.4%~94%.其中常见于鞍区肿瘤术后,也可见于颅内其它肿瘤术后[1~3].临床表现通常见于3种形式:①尿崩症(diabetesinsipidus,DI);②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ofinappropriatesecretionofantidiuretichormone,SIADH);③脑性耗盐综合征(cerebralsalt......

    作者:张蓬川;石祥恩 刊期: 2005- 02

  • 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并发严重张力性气颅1例

    患者,男,49岁.因左侧面部阵发性剧烈疼痛8年,加重半年,于2001年10月16日入院.患者常为突然发病,左侧耳前区、面部、鼻侧、上下唇、口角及左下颌牙床周围呈刀割及电击样阵发性剧烈疼痛,每次约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可突然停止,每天发作频繁,十余次至数十次不等,多在进食、讲话、刷牙、刮胡子等动作时诱发.......

    作者:徐兆水;刘贤买;赵可;林勇;吴天喜 刊期: 2005- 02

  • von Hippel-Lindau病3例报告

    vonHippel-Lindau(VHL)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族性多系统肿瘤综合征,涉及多个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常表现为多发性血管网织细胞瘤.作者曾收治3例,现报道并分析如下:......

    作者:王守森;陈苏;荆俊杰;魏梁锋;王如密 刊期: 2005- 02

  •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瘤9例

    后循环动脉瘤指来自颅内Willis动脉环后部的动脉瘤,包括椎动脉、基底动脉主干、分叉部,大脑后动脉、小脑下动脉等.由于其部位深在,显露困难,手术空间有限,重要结构较多等原因,仍是神经外科医师所面临的难题.我们将1995年10月至2004年9月施行显微手术治疗的9例后循环动脉瘤报告如下,并对术中手术技巧及术后血管痉挛的防治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王政刚;王帅;张旭东;张卫宁;樊丰势;宫凡;程建业;齐洪武;赵亚鹏 刊期: 2005- 02

  • 前组循环动脉瘤微创手术治疗体会

    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常见原因之一[1],动脉瘤夹闭术是本病确切的治疗方法[2~4].2002年至2004年我科采用微创手术治疗40例42个动脉瘤,报道如下:......

    作者:白景阳;徐英辉;廉治刚;许友松;李伟华 刊期: 2005- 02

  • 改良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

    目的对四血管阻塞法(4-VO)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进行改良,以提高模型的可靠性.方法以微型磨钻,扩大第一颈椎上之翼孔,充分暴露其中穿行的椎动脉,显微镜直视下电凝阻断;夹闭双侧颈总动脉以出现静息脑电波为判定大鼠已达全脑缺血的标准对4-VO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进行改良.全脑缺血15min后行再灌注,7d后以海马CA1区神经元出现大部分死亡作为判定模型成功的标准,对两种建模方法进行评定.结果4-VO法......

    作者:李兵;章翔;蒋晓帆;王彦刚;曹卫东 刊期: 2005- 02

  • 基底动脉末段动脉瘤术中基底动脉的临时阻断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末段动脉瘤显微外科术中采用基底动脉临时阻断(TBAO)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92例基底动脉末段(基底动脉分叉部和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非巨大动脉瘤显微外科术中采用TBAO与非TBAO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单次阻断不超过5min比较安全,超时或重复阻断则病残和死亡率增加;TBAO应慎重地用于术前不良分级、老年和多发性动脉瘤的患者,阻断的同期使用低血压(平均动脉压......

    作者:胡深;Juha A.Hernesniemi 刊期: 2005- 02

  • CT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手术和栓塞中的价值

    目的评估CT血管造影(CTA)在脑动脉瘤(AN)手术和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11例行CTA检查并进行了手术或栓塞治疗的AN,196例患者同期接受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所有患者根据CTA的结果确定治疗方案和指导手术或栓塞的进行.结果7例CTA出现技术性失误,其余CTA影像均被手术或栓塞所证实.CTA发现了DSA漏诊的2例小型AN.CTA提供的AN的部位、瘤体、瘤颈、瘤体/瘤颈比等参......

    作者:胡锦清;沈建康;林东;凌华威;赵卫国;成侃 刊期: 200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