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国内外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学术期刊,该杂志由第四军医大学主办,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及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反映我国及世界神经外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技术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神经外科学的学术交流。本刊主要涉及神经外科各类疾病的病因及病理、诊断与治疗方面,同时兼顾头颈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影像学等学科的内容。本杂志为国际标准大16开本,105g进口铜版纸印刷,栏目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论著摘要、经验交流、技术改进、短篇与个案、会议纪要、专题笔谈、讲座、综述、学术动态及教学园地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89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84/R
邮发代号: 52-26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268.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671-2897
- 国内刊号:61-138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为国内外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学术期刊,该杂志由第四军医大学主办,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及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反映我国及世界神经外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技术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神经外科学的学术交流。本刊主要涉及神经外科各类疾病的病因及病理、诊断与治疗方面,同时兼顾头颈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影像学等学科的内容。本杂志为国际标准大16开本,105g进口铜版纸印刷,栏目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论著摘要、经验交流、技术改进、短篇与个案、会议纪要、专题笔谈、讲座、综述、学术动态及教学园地等。
1.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来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 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畅。专家述评、论著、综述、讲座等 一般不超过4 000字,短篇与个案、经验交流等不超过1 500字。
2.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来稿须另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作者单位对稿件的审评意见, 以及关于“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的声明。
3.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本刊采用网上投稿系统,作者投稿时,须先登录本刊网站进行注册登记,然后根据提示进行投稿;若投稿成功,作 者会收到一个相应的稿件编号。稿件投稿成功后,即进入审稿程序。作者 可随时经本刊网站跟踪文稿的当前状态。投稿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随时 与本杂志社联系。
4.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获得国家或省、部级 以上课题资助目,请于文题页左下方脚注说明,如“基金项目: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970752)、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102-10-02-03)”等,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 时通知编辑部,并请寄获奖证书复印件。
5. 作者在得到稿 号后4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表明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若欲改投他 刊,请提前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如逾4个月未收到稿件处理 通知,作者可改投他刊。
6.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 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有权作文字修改或删节,凡有涉及原意 的修改,将提请作者考虑。对退修的文稿,要求作者将修改稿以word格式 上传至审稿系统。修改稿逾期1个月未返回者,本刊将视作自动撤稿。
7. 来稿须附稿件处理费,请通过邮局汇寄。稿件确认刊登 后按通知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版面费和彩图印 制工本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它费用中支付。稿件刊登 后酌致稿酬,并赠当期杂志1册。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发文量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总被引频次
-
带血管蒂肌瓣贴附脊髓创伤对脊髓的保护作用
目的采用带血管蒂肌瓣贴附的手术方法,增加损伤脊髓缺血区的血供以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方法通过全贴附和半贴附的方法将带蒂椎旁肌覆盖在损伤脊髓上方,2w后灌注进行血管显影,并进行组织学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结果血管显影结果显示肌肉贴附的正下方有血管从肌肉长入脊髓实质.组织学结果显示贴附肌肉2w后贴附部脊髓继发性损伤较未贴附部大幅减轻.结论脊髓损伤后在缺血区上方贴附肌蒂,可以改善缺血区的血液供应,减轻继发性损......
作者:张星漪;吕建冰;关少波;米亚静;侯瑞青;鞠躬 刊期: 2010- 01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224例手术分析
我科自1997年6月至2007年9月,采用显微外科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治疗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224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岩;孙旭;张华霖;牟广隆;滕代人;韩军;张安福 刊期: 2009- 05
-
显微锁孔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作者自2000年以来应用显微锁孔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建;侯松玉;洪景芳;刘光;袁绍纪;张荣伟 刊期: 2004- 02
-
脊膜瘤侵袭行为的研究进展
脊膜瘤是椎管内为常见的肿瘤之一,大部分为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WHOⅠ级)[1,2].CT、MRI的广泛应用,在明确脊膜瘤诊断和治疗的同时[1],也增加了脊膜瘤的检出率.目前在髓外硬膜下肿瘤中,脊膜瘤的发病率接近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发病率(40%)[2].脊膜瘤绝大多数为完全硬膜下生长,约10%侵袭硬脊膜全层或生长于硬膜外[2].近年来,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在术中电生理、术中超声、术中荧光、X......
作者:徐宝占;徐坤;杨钟会;初明 刊期: 2015- 01
-
立体定向活检术在儿童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活检术在儿童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手术方法、技术要点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北京海军总医院行立体定向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活检患儿34例,其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2~16岁(平均6.6岁),其中常规框架立体定向引导活检13例,无框架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引导活检21例.结果32例患儿获得明确病理诊断,2例未明确病理诊断......
作者:王登元;白茫茫;张剑宁;张雷鸣;杨帆;吴昊泽 刊期: 2018- 03
-
胚胎大鼠嗅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及分化特性
目的建立胚胎大鼠嗅神经干细胞(NSCs)体外培养方法,研究其增殖和分化特性.方法采用添加丝裂原的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胚胎14d(E14)大鼠嗅球NSCs,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培养的NSCs及自然分化为特异性神经细胞的类型,测定NSCs的生长曲线.结果从E14大鼠嗅球分离、培养出表达nestin,并能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NSCs.嗅NSCs的增殖依赖表皮生长因子(EGF)......
作者:陈福权;王锦玲;邱建华;刘顺利;米文娟 刊期: 2004- 04
-
恶性胶质瘤细胞缺氧反应研究概况
颅内肿瘤在临床表现、生物学特性、组织学分化和对治疗反应均有所不同.为常见的为浸润性胶质瘤,可来源于星型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间变性星型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multiforme,GBM)是高度恶性的星型细胞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老年人,其进展需要新生血管.血管生成过程的诱导(新生血管的形成)在颅脑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其特异性的高度血管化,GBM......
作者:刘猛;刘玉光;吴承远 刊期: 2005- 04
-
术中急性脑膨出死亡6例尸检分析
本文对1996~1999年间6例术中急性脑膨出死亡患者进行尸检分析,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22~45岁,平均30.2岁.车祸伤4例,棍击伤1例,坠落伤1例.入院时均处于昏迷状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5~8分.术前颅脑CT检查显示:单侧血肿4例,其中右颞硬膜下血肿1例,左颞硬膜下血肿1例,右枕硬膜外血肿1例,左额颞硬膜......
作者:吴举;张剑宁 刊期: 2002- 03
-
用于中子俘获疗法的钆携带剂研究进展
中子俘获治疗(neutroncapturetherapy,NCT)是一种理想的肿瘤(特别是恶性脑胶质瘤)治疗方法.在所有用于NCT的核素中,研究多的是硼-10(10B),其次是钆-157(gadolinium-157,157Gd).与10B相比,157Gd具有的优势是[1]:天然丰度较高,为15.68%,热中子俘获截面2.55×105靶,为天然核素中大的;Gd3+的自旋量子数为7/2,有7个未成对......
作者:唐秀欢;江新标;肖艳 刊期: 2006- 03
-
下调Homer-1b/c基因对机械性损伤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
目的既往研究表明,Homer-1b/c在神经元损伤后恒定表达,但下调Homer-1b/c能否对损伤的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尚不清楚,这也是本实验中待研究的问题.方法采用RNA干涉(RNAi)技术,抑制神经元Homer-1b/c基因及蛋白表达.通过Westernblot法分析神经元转染小干扰RNA(siRNA)后Homer-1b/c基因抑制效果.建立神经元机械性损伤模型,通过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
作者:王远;费舟;黄卫东;张磊;刘文博;陈涛;李栋;马义辉;罗鹏 刊期: 2010- 02
动态资讯More >
- 1 覆膜支架在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 2 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5例报告
- 3 颈静脉体瘤的诊治
- 4 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
- 5 三叉神经痛治疗进展
- 6 小儿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 7 神经外科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8 西安市颅脑交通伤流行病学调查
- 9 大脑前动脉A1优势征与前交通动脉瘤关系的临床研究
- 10 有氧间歇训练抑制高脂喂养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
- 11 125例小儿外伤性单纯硬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
- 12 脑脊液引流在脑部手术中的应用
- 13 整合素αvβ3在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 14 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 15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人恶性胶质瘤U251细胞核因子-κB活化及其意义
- 16 不同时间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脑外伤
- 17 神经科抗凝药物治疗的应用进展
- 18 改良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
- 19 微创锥孔引流对脑深部自发性出血的疗效评价
- 20 实验性大鼠脑出血灶周围区内细胞因子IL-1β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