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国内外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学术期刊,该杂志由第四军医大学主办,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及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反映我国及世界神经外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技术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神经外科学的学术交流。本刊主要涉及神经外科各类疾病的病因及病理、诊断与治疗方面,同时兼顾头颈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影像学等学科的内容。本杂志为国际标准大16开本,105g进口铜版纸印刷,栏目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论著摘要、经验交流、技术改进、短篇与个案、会议纪要、专题笔谈、讲座、综述、学术动态及教学园地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89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84/R

邮发代号: 52-26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268.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671-2897
  • 国内刊号:61-138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介绍

               本刊为国内外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学术期刊,该杂志由第四军医大学主办,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及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反映我国及世界神经外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技术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神经外科学的学术交流。本刊主要涉及神经外科各类疾病的病因及病理、诊断与治疗方面,同时兼顾头颈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影像学等学科的内容。本杂志为国际标准大16开本,105g进口铜版纸印刷,栏目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论著摘要、经验交流、技术改进、短篇与个案、会议纪要、专题笔谈、讲座、综述、学术动态及教学园地等。                

本刊栏目设置
述评、专家论坛、论著、论著摘要、经验交流、技术改进、短篇与个案、会议纪要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社征稿要求

  1.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来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 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畅。专家述评、论著、综述、讲座等 一般不超过4 000字,短篇与个案、经验交流等不超过1 500字。

  2.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来稿须另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作者单位对稿件的审评意见, 以及关于“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的声明。

  3.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本刊采用网上投稿系统,作者投稿时,须先登录本刊网站进行注册登记,然后根据提示进行投稿;若投稿成功,作 者会收到一个相应的稿件编号。稿件投稿成功后,即进入审稿程序。作者 可随时经本刊网站跟踪文稿的当前状态。投稿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随时 与本杂志社联系。

  4.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获得国家或省、部级 以上课题资助目,请于文题页左下方脚注说明,如“基金项目: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970752)、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102-10-02-03)”等,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 时通知编辑部,并请寄获奖证书复印件。

  5. 作者在得到稿 号后4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表明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若欲改投他 刊,请提前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如逾4个月未收到稿件处理 通知,作者可改投他刊。

  6.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 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有权作文字修改或删节,凡有涉及原意 的修改,将提请作者考虑。对退修的文稿,要求作者将修改稿以word格式 上传至审稿系统。修改稿逾期1个月未返回者,本刊将视作自动撤稿。

  7. 来稿须附稿件处理费,请通过邮局汇寄。稿件确认刊登 后按通知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版面费和彩图印 制工本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它费用中支付。稿件刊登 后酌致稿酬,并赠当期杂志1册。


期刊引用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发文量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往期文章
  • 胶质瘤干细胞树突状细胞瘤苗研究新进展

    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而其中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multiform,GBM)则是成年人中常见的恶性原发性颅内肿瘤.尽管已以手术为主、辅助放化疗以及替莫唑咹的新型复合治疗方案在临床中已普遍推广应用,但预后仍不十分乐观,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往往只有14.3个月,三年存活率仅10%[1].因此,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治疗方案,不断探求新的治疗方法.免疫治疗以其个体化,针对性以及细胞毒性......

    作者:冀晨辰;程光;张赟 刊期: 2015- 01

  • 显微外科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脊髓型颈椎病前入路显微手术减压及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3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经颈前入路显微手术减压,12例取自体髂骨、26例用钛质网笼行植骨及钢板内固定.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对神经功能恢复进行评价,并观察植骨融合率、融合节段椎间高度、颈椎生理曲度维持以及内植入物情况.结果随访32例,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8个月,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0.1分提高到术后平均14.8分,平均......

    作者:陈隆益;袁利民;黄光富;刘卫东;唐健;冯海龙 刊期: 2006- 06

  • 头皮恶性肿瘤术后头皮缺损的一期修复

    巨大头皮缺损的重建一直是临床上的棘手问题,过去一直采用皮肤移植或联合头皮皮瓣治疗.本文就头皮恶性肿瘤手术后头皮的重建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程华怡;丁美修 刊期: 2006- 06

  • 回顾性分析40例创伤后脑梗塞

    目的:研究创伤后脑梗塞的影像学特点以及临床特点,评估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创伤后脑梗塞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3年8月40例创伤后脑梗塞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创伤后脑梗塞患者总体死亡率为80%,入院时GCS评分是判断预后的有价值指标,结果显示GCS评分小于5分和高死亡率有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没有发展成为恶性创伤后脑梗塞的患者以及GCS高于5分患者,应该考虑......

    作者:周平;张玉定;邓燕;胡钧涛;张涛;胡胜利;刘开军;张宇强;王辉 刊期: 2016- 02

  • 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脊髓损伤后GFAP和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氧预处理对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巢蛋白(nes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55只,雌性,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高压氧预处理组、正常损伤组各25只(n=5),对照组5只.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模型,分别于伤后1d、5d、7d、10d和14d取材,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检测组织中GFAP和巢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显示除脊髓中央管周......

    作者:卢培刚;冯华;王宪荣;卢佳友;胡胜利;夏勇智;储卫华;宫国旗 刊期: 2008- 02

  • 电针刺激预处理对C57BL6小鼠前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预处理是否对C57BL6小鼠前脑缺血具有保护效应.方法雄性C57BL6小鼠20只,18~20g,随机分为2组(n=10):对照组行单纯缺血再灌注,即阻闭双侧颈总动脉(BCCAO)20min后进行再灌注;电针组接受电针刺激预处理百会穴30min,连续5d,后一次预处理后24h接受BCCAO20min.再灌注24h后对所有动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取脑行HE染色.结果再灌注24h,电针刺激......

    作者:路志红;马锐;黄怡;马晓亮;王云川;白晓光 刊期: 2009- 05

  • 水分离技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水分离技术在经侧裂-岛叶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42例应用水分离技术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均术后24h内行CT扫描,38例血肿清除完全,4例血肿少量残留,术后存活40例,死亡2例.存活40例患者均随访3月以上,ADL评分为Ⅰ级13例,Ⅱ级15例,Ⅲ级9例,Ⅳ级2例,Ⅴ级1例.结论水分离技术是一......

    作者:王宏;汪平;闫锐;王安生;张世荣;张胡金;杨彦平;王波;章翔 刊期: 2013- 04

  • 62例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

    脑损伤的死亡率在25%以上,占颅脑损伤的20%[1].我科自2002年11月至2004年8月采用额颞扩大骨窗入路,行颅内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加小脑幕裂孔切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6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学峰;谢培;庄伟;朱旭成;周建梁;贾进明 刊期: 2005- 03

  • 大脑中动脉瘤21例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显微手术治疗的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施行显微外科手术,其中行动脉瘤夹闭17例,动脉瘤切除3例,夹闭加包裹1例.术后严重血管痉挛3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20例,随访时间6~30个月,优良19例,中残1例.结论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合适的手术入路选择是显微外科手术成功治疗大脑中动脉瘤的基础和保证.......

    作者:金清东;朱刚;陈志;缪洪平;林秋泉;王宪荣;冯华 刊期: 2007- 01

  • 动态对比增强MRI在胶质瘤中的应用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具有高度血管化、侵袭性强、中位生存期短和复发率高等特点.胶质瘤的血管生成是其生长及转移的重要基础,并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contrastenhanced,DCE)MRI利用匹配的数学或药物代谢模型分析造影剂在组织内分布的动态参数,来反映组织血流灌注及微血管渗透情况.......

    作者:刘婷婷;席一斌;康晓伟;印弘 刊期: 2018- 01